咨询服务

休闲零食第一品牌

2022.05.27


良品铺子.png

  

  在良品铺子的基因里,从来不是传统强管理、压榨员工型企业。良品创始团队深知,一家企业要基业长青,法治必不可少。法治不是为了管控,而是为了亮出企业的红线,让员工在红线内拥有更多的自主权。良品铺子经历的四段管理变革史,便是这种思想逐步成熟的过程:

  1.0时代:2009年良品铺子初创,便聘请了常年法律顾问,目的就要用法制替代人治;

  2.0时代:2010年引入了战略投资方,进一步强化了公司治理;

  3.0时代:2017年公司完成了股份制改制,公司股东层依法经营的意识很强;

  4.0时代:2019年,面对全新组织变革时代,开始推行自运行机制。设计一套基于一线生产力自激励自约束的机制,构建一个基于员工自下而上自管理的自运行组织。

  一、共建是原则,目的是激活

  杨总的讲话,主要围绕自运行机制设计流程中的“利益内嵌”环节发表论述。在回答“如何构造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结?”这一重要命题上,杨总提出:共建是原则,目的是激活。

“共建——通俗地讲,就是‘不偷偷摸摸搞制度’。在机制设计过程中,要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一个平等的沟通权利。利益博弈是真实存在于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,因此需要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充分的表达权利,也提供不同立场的思考机会,了解不同业务的经营实质。这个争论的过程就是一个建立互认互信的过程。”杨总讲到。


  良品铺子案例

  这项纲领性的原则,应证了戴老师那句话:机制设计目的不是构造博弈,而是消除博弈。

  良品铺子总裁杨银芬:我其实是在2013年上过戴天宇老师的课,当时因为多方面的原因,没有去推行这一套机制。那么现在确实遇到了发展上的瓶颈和困难,因为我们设计的环节比较长,管理机构臃肿,净利润逐年下降。最高的激励是“人人为自己奋斗”,这套机制要在良品落地结果。

那么我们就带着团队一起来到《自运行机制》课程。戴天宇老师给了我们和常规管理不一样的视角和思维,因为我们受西方传统的管理学影响是支持“管”的。但是这两天老师给说现在的消费者发生了变化,员工也发生了变化,用传统的管理有很多的边界和视角是无法触及到的。戴老师强调“三分管理七分机制”,这样一套运行的机制下去,我觉得是真正实现每个人为他自己干,最高激励就是人人为自己而努力奋斗。上完这个课之后,我们会组织我们的团队进一步学习这套机制。我们也想跟自运行机制深入合作,在我们企业当中落地生根和开花结果。


 良品铺子案例

  杨红春董事长在被问及为何来参课《自运行机制》时,他坦言:“天晴才好补屋顶啊!”

  二、自运行机制到底解决企业什么问题?

  有很多,不过归根结底,自运行机制解决的是:“如何让所有员工自动自发为自己干”的问题。但是许多企业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往往走入了误区:

有的企业强调管控,员工表面唯唯诺诺,私下却能懒则懒;有的企业只知道薪酬激励,但是效果太短暂,实际意义不大;还有的企业采用股权激励了少数高管,多数员工却很不满;阿米巴在日本企业中顺风顺水,套模板的中国企业却苦不堪言……


自运行课堂

  要让所有员工自动自发为自己干,不能从管理者的一厢情愿出发,这属于本末倒置,而是要从一线生产员工出发。自运行机制不是从外部进行“他管理”,而是基于一线员工自管理,让企业自下而上自动运行。自运行机制也不是“他激励”,而是从员工的真实利益诉求出发,让员工自激励。

去年12月杨红春亲率12人来到课程现场,今年3月又加派4名高管参课。


 良品铺子案例

  目前,除了良品铺子,家居第一品牌红星美凯龙、婚纱摄影第一品牌蒙娜丽莎,中国著名餐饮企业西贝餐饮,留学服务第一品牌金吉列,化肥行业领军品牌金正大,都在践行戴天宇老师这套机制。华为铁三角、海尔人单合一,腾讯内部赛马,日本阿米巴模式,美国谷歌、奈飞的管理成功经验,某种程度上都是自运行机制的实践成果。

  在这个瞬息万变、企竞天择的时代,早一日实践自运行机制,早一日实现无为而治。自运行机制已是大势所趋。